桥式起重机车轮啃轨故障及改善措施
桥式起重机发生啃轨故障后,应详细检查啃轨情况,并测量各有关尺寸,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啃轨原因,确定修理方案。
(1)、对大车轨道的调整应严格按技术要求调整轨道的标高,跨度和直线性,检查螺栓的紧固情况,应半年检查一次,车轮啃轨多发生在轨道某一固定的区段上,必要时应及时更换轨道。(2)、在分别驱动时,采用锥形主动车轮组,车轮组的大端面放轩置在内侧。如果大车走偏斜,则导致前侧主动车轮组直径变小,而落后一侧的主动车轮组直径变大,在相同转速下,落后的主动车轮组走的距离大,所以使桥架自动走正。减少桥式起重机主动车轮组直径的误差,提高车轮表面硬度,减少踏面磨损;应经常检查车轮直径。
(3)、桥架机构变形造成大车啃轨的修复,可采用火焰矫正法或预应力法,这种方法很费力。能通过调整车轮位置,使由于桥架变形引起的车轮跨度和对角线的尺寸误差得以减少,是矫正这种啃轨的方案。
(4)、对大车传动机构进行调整。运行机构传动系统中,由于零件磨损所形成的误差,维修时应检查系统中可能造成的联接部位。如:检查减速器,联轴器齿轮磨损情况,键和键槽的间隙及联轴器的缓量等。然后考虑是否可以修复或更换零件。当分别驱动的大车运行机构,由于电动机或制动器的故障,引起车体两端车轮不同时启动和停止时,应消除电气方面的故障,修复电动机或重新调整制动器。
防止车轮啃轨的发生,关键是加强对车轮和轨道的安全检查。
KBK起重机谈如何实现起重机的节能控制?
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,建筑施工、港口货运、冶金角度其它行业对起重机的需求的依赖越发增大,并向大型化,自动化和多功能复杂化方向发展。其必然的结果是对用电耗能的需求量急剧增加,但同时的能量危机在不断的恶化。
1接触器控制方式
传统的接触器控制方式其动态过程:由主令控制器发出指令,控制屏中接收到指令后,由控制屏中的接触器、继电器、时间继电器组合而成的控制回路控制电动机完成电机的起动、停止、逆转及电阻器切换调速等动作。
其工作原理为:启动时串以大电阻值以提高电动机的起升力矩,制动时接采用反接制动,在主令控制器进行档位切换的调速过程中,依靠时间继电器及手动切换转子串电阻以达到调节速度的目的。此控制方式为开环控制,很大程度依赖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,起重机的频繁启动、停止,其电流变化很大,对电网及电动机本身造成冲击及损害,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,并对电网不利,同时为保证起重机的负载性能,无论是在重载情况还是在轻载情况,其电动机输出功率都保持在相对较高的状态,造成能量的浪费。在其切电阻调速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功率消耗在调节电阻器内,使运行效率降低,调速过程中转速越低,损耗越大(转子铜耗与转差有关,转差越大,转子铜耗越大Pcu2=S•Pem)。
此控制方式的能量耗损分为:大量的电气元件器(继电器、接触器等)组合的电能耗损,电机频繁启、停过程中的电能耗损,电阻器的功率耗损。